標籤﹕火星人臉
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,火星是地球的近鄰,有明顯的四季變化,火星探險比起其他星球來說更具挑戰性。特別是1976年美國宇航局(NASA)發佈一張類似人臉的火星表面照片後,許多人為之瘋狂。有人甚至宣稱這表明那裏曾經存在高度發達的文明,而“人臉”所在的基多尼亞地區也被奉為“聖地”。後來,NASA的火星探測器雖然又拍到兩張照片,顯示它並不像“人臉”,而是一座山丘,但是持“火星人臉”看法的仍大有人在。日前,歐洲航太局的“火星快車”探測器拍到的一張最新照片再次證明,所謂的“人臉”根本不存在,而是一座山丘,是一大塊露出地面的岩層。
冷冷凝視
關於“火星人臉”的照片是美國“海盜1號”宇宙飛船1976年拍攝到的。為了探測火星,1975年,美國先後發射了“海盜1號”和“海盜2號”宇宙飛船,這兩艘飛船的著陸器分別於1976年7月和8月在火星成功著陸。同年7月底,NASA公佈了一張“海盜1號”拍攝到的火星表面照片,它看起來很像一個人的臉,冷冷地向上凝視。
越傳越神引發危機
NASA解釋說,圖片中央的巨大岩石之所以看起來像人臉,其實是光影造成的錯覺,但是,這張照片還是激起了公眾對火星的強烈興趣,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。而這塊大石頭也越傳越神,有人稱它像埃及法老的臉,有人乾脆說它表明那裏曾經存在著高度發達的文明,而“人臉”所在的火星北部基多尼亞地區也被奉為
“聖地”。
更出奇的是,圍繞著這張“火星人臉”還產生了一場公眾危機,NASA則被置於危機中央。有人要求給NASA增加預算,繼續探測“火星人臉”的奧秘,有人則認為NASA與政府合謀,隱瞞了關於火星上存在文明的事實。這些“陰謀理論家”們頻繁地撰文或參加廣播談話節目,提供各種各樣的解釋,認為存在地球外的文明,它在火星表面製造“人臉”,也許是“對我們發出一個信號、一個警告或者邀請我們前去接觸聯繫。”關於“火星人臉信號”理論最堅定的支援者理查德·霍格蘭就聲稱,“它很聰明,具有自我意識。”
為平息爭論多次拍照片
這樣的結果是NASA萬萬沒有想到的。為了平息爭論,上世紀90年代,NASA負責人戈爾丁承諾下一次美國宇宙飛船經過火星基多尼亞地區時,將再拍一張照片。後來,美國“火星環球勘測者”探測器分別於1998年和2001年傳回兩張照片,在每一張照片上,那塊大石頭看起來並不像一張人臉,而更像一塊露出地面的岩層。不過,持“火星人臉”之說的仍大有人在。
特寫照片提供有力證據
現在,歐洲航太局2003年發射的“火星快車”探測器拍到的一張新照片,再次證明瞭“火星人臉”純屬無稽之談。在這張清晰度極高的照片上,所謂的“人臉”根本不存在,而是一座山丘,是一大塊露出地面的岩層。
對此,參加“火星快車”計劃的科學家奧斯汀·奇卡羅評論說:“這些拍攝到的火星基多尼亞地區的照片確實很壯觀,它們不僅提供了全新、詳細的該地區面貌,還從上方提供了該地區鮮明的特寫鏡頭,再一次顯示出‘火星快車’攝像儀的超強能力。”
然而,也有人提出疑問:這張最新火星表面照片的公佈,就能真正解決問題嗎?
歐洲航太局的“火星快車”探測器于2003年夏季發射升空,重要目的是在火星表面尋找生命存在的跡象。
冷冷凝視
關於“火星人臉”的照片是美國“海盜1號”宇宙飛船1976年拍攝到的。為了探測火星,1975年,美國先後發射了“海盜1號”和“海盜2號”宇宙飛船,這兩艘飛船的著陸器分別於1976年7月和8月在火星成功著陸。同年7月底,NASA公佈了一張“海盜1號”拍攝到的火星表面照片,它看起來很像一個人的臉,冷冷地向上凝視。
越傳越神引發危機
NASA解釋說,圖片中央的巨大岩石之所以看起來像人臉,其實是光影造成的錯覺,但是,這張照片還是激起了公眾對火星的強烈興趣,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。而這塊大石頭也越傳越神,有人稱它像埃及法老的臉,有人乾脆說它表明那裏曾經存在著高度發達的文明,而“人臉”所在的火星北部基多尼亞地區也被奉為
“聖地”。
更出奇的是,圍繞著這張“火星人臉”還產生了一場公眾危機,NASA則被置於危機中央。有人要求給NASA增加預算,繼續探測“火星人臉”的奧秘,有人則認為NASA與政府合謀,隱瞞了關於火星上存在文明的事實。這些“陰謀理論家”們頻繁地撰文或參加廣播談話節目,提供各種各樣的解釋,認為存在地球外的文明,它在火星表面製造“人臉”,也許是“對我們發出一個信號、一個警告或者邀請我們前去接觸聯繫。”關於“火星人臉信號”理論最堅定的支援者理查德·霍格蘭就聲稱,“它很聰明,具有自我意識。”
為平息爭論多次拍照片
這樣的結果是NASA萬萬沒有想到的。為了平息爭論,上世紀90年代,NASA負責人戈爾丁承諾下一次美國宇宙飛船經過火星基多尼亞地區時,將再拍一張照片。後來,美國“火星環球勘測者”探測器分別於1998年和2001年傳回兩張照片,在每一張照片上,那塊大石頭看起來並不像一張人臉,而更像一塊露出地面的岩層。不過,持“火星人臉”之說的仍大有人在。
特寫照片提供有力證據
現在,歐洲航太局2003年發射的“火星快車”探測器拍到的一張新照片,再次證明瞭“火星人臉”純屬無稽之談。在這張清晰度極高的照片上,所謂的“人臉”根本不存在,而是一座山丘,是一大塊露出地面的岩層。
對此,參加“火星快車”計劃的科學家奧斯汀·奇卡羅評論說:“這些拍攝到的火星基多尼亞地區的照片確實很壯觀,它們不僅提供了全新、詳細的該地區面貌,還從上方提供了該地區鮮明的特寫鏡頭,再一次顯示出‘火星快車’攝像儀的超強能力。”
然而,也有人提出疑問:這張最新火星表面照片的公佈,就能真正解決問題嗎?
歐洲航太局的“火星快車”探測器于2003年夏季發射升空,重要目的是在火星表面尋找生命存在的跡象。
隨著技術的發展,“火星人臉”照片越來越不像人臉
HiRISE拍攝的“火星人臉”側面照片顯示其地形特徵
美國“海盜一號”探測器1976年拍攝的“火星人臉”
美國宇航局7月29日公佈了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高清晰照片,表明火星的地標性奇觀“火星人臉”不過是一座石山
火星人臉 所在區域多岩石地形特寫
NASA證實︰火星人臉 只是大石丘
〔編譯張沛元/綜合報導〕英國每日郵報報導,美國航太總署(NASA)利用造價四千萬美元的高解析度相機所拍攝的太空照片,終於一解懸宕三十多年的火星地表人臉之謎:所謂的火星人臉,真的只是位於火星沙漠中央的一座大石丘。
一九七六年七月,美國的火星軌道衛星維京一號所拍攝的一張照片中,火星地表上居然出現一座外型類似人臉的丘陵地;NASA的新聞稿還火上加油地提到,這座山看起來很像一張人臉。
粉碎火星有高等智慧生物臆測
當時NASA說,這張照片是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五日、從距離火星地表一千八百七十三公里的太空中拍攝,估計人臉石的寬度約一.五公里,太陽角度約二十度;照片上的點狀物是照片放大所產生的壞點。這張在火星北緯上空所拍的照片之一,呈現受侵蝕的丘陵狀地貌,其中位於正中間的巨石看似人頭,因陰影之故,產生眼睛、鼻子、嘴巴的幻象。
照片曝光後數日內,不少太空迷就推測,火星人臉是人工建築;陰謀論者更堅稱,火星人臉是火星古文明的遺跡,也是NASA掩蓋真相的根源。
隨著影像科技的進步,在九○年代與二○○一年的太空探測均顯示,火星人臉只不過是一座崎嶇丘陵,陰謀論者仍不願放棄,深信稍後的探測因天候之故才無法看清人臉特徵。
但根據二十九日公布、NASA的HiRISE(高解析影像科學實驗)相機所拍攝的一幀歷來最清晰的火星人臉照片,證實火星人臉真的只是一座石頭丘陵,就此粉碎各種有關火星上有高等智慧生物的臆測。
HiRISE 相機裝設在火星勘測軌道衛星(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; MRO)上,從與火星地表相距僅三百公里處捕捉火星人臉的細節,可拍攝到火星表面一公尺大小的物體。這座突起於火星地表的丘陵,其實是頂部平坦、周圍是陡峭山壁的平頂山。火星人臉平頂山位於火星地表的賽多尼亞區,長約兩英里,高數百英尺。
轉﹕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731/78/2a83v.html
〔編譯張沛元/綜合報導〕英國每日郵報報導,美國航太總署(NASA)利用造價四千萬美元的高解析度相機所拍攝的太空照片,終於一解懸宕三十多年的火星地表人臉之謎:所謂的火星人臉,真的只是位於火星沙漠中央的一座大石丘。
一九七六年七月,美國的火星軌道衛星維京一號所拍攝的一張照片中,火星地表上居然出現一座外型類似人臉的丘陵地;NASA的新聞稿還火上加油地提到,這座山看起來很像一張人臉。
粉碎火星有高等智慧生物臆測
當時NASA說,這張照片是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五日、從距離火星地表一千八百七十三公里的太空中拍攝,估計人臉石的寬度約一.五公里,太陽角度約二十度;照片上的點狀物是照片放大所產生的壞點。這張在火星北緯上空所拍的照片之一,呈現受侵蝕的丘陵狀地貌,其中位於正中間的巨石看似人頭,因陰影之故,產生眼睛、鼻子、嘴巴的幻象。
照片曝光後數日內,不少太空迷就推測,火星人臉是人工建築;陰謀論者更堅稱,火星人臉是火星古文明的遺跡,也是NASA掩蓋真相的根源。
隨著影像科技的進步,在九○年代與二○○一年的太空探測均顯示,火星人臉只不過是一座崎嶇丘陵,陰謀論者仍不願放棄,深信稍後的探測因天候之故才無法看清人臉特徵。
但根據二十九日公布、NASA的HiRISE(高解析影像科學實驗)相機所拍攝的一幀歷來最清晰的火星人臉照片,證實火星人臉真的只是一座石頭丘陵,就此粉碎各種有關火星上有高等智慧生物的臆測。
HiRISE 相機裝設在火星勘測軌道衛星(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; MRO)上,從與火星地表相距僅三百公里處捕捉火星人臉的細節,可拍攝到火星表面一公尺大小的物體。這座突起於火星地表的丘陵,其實是頂部平坦、周圍是陡峭山壁的平頂山。火星人臉平頂山位於火星地表的賽多尼亞區,長約兩英里,高數百英尺。
轉﹕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731/78/2a83v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